7.3 矿物鉴别

矿物鉴别工具为教师讲授或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探究环境,点击“教师讲授”进入教师讲授的环境,可以选择矿物进行常见矿物及其鉴别方法的讲解;点击“学生练习”进入学生自主训练的环境,可以通过对几个属性的测试,与对比表对照,在记录表中记录测试结果,系统自动判断,通过这一过程鉴别矿物,掌握常见矿物的属性以及鉴别的一般方法。

点击“教师讲授”,进入后呈现主界面,主体为一个试验台,试验台上摆放着矿物标本展示台;

点击左侧“矿物库”标签,弹出矿物库面板,点击选择矿物标本,该标本会出现在展示台上

点击右侧下拉框选择测试的属性,共设五个属性分别为:颜色/光泽/形状、条痕、硬度、密度、是否与酸反应,点击选择进入相应的分页面,根据测试的属性不同,试验台上会出现相应的测试工具;

界面下方为帮助区域,点击按钮出现操作说明和知识讲解,点击“返回主页”返回主页面

在矿物库中选择一个矿物标本,观察矿物标本的颜色、形状和光泽,对于光泽和形状可以拖动矿物标本到右侧工具面板处进行比对观察;点击“答案”按钮,显示矿物正确属性。

 在矿物库中选择一个矿物标本,拖动矿物标本在陶瓷条痕板上,在条痕板上摩擦,观察和讲解条痕的颜色。点击“清除”按钮,将清除条痕,可以再次操作。

点击测量工具,该工具将在放大窗口中显示,拖动矿物标本在各测量工具上摩擦,如果留下划痕则表示矿物的硬度大于工具硬度,经过多个工具测试后可确定该矿物硬度。

点击清除按钮划痕清空,点击关闭按钮,放大窗口关闭(注: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关闭放大窗口再选择其他工具,可以直接点击其他工具进行切换)。

将矿物放到电子天平上测量质量,记录数据,然后放入量筒中测量体积(量筒中有一个初始液面位置,将矿物标本放进去后将有一个结束液面位置,初始液面和结束液面值的差是该矿物的体积),质量和体积相除所得商即为密度。点击还原按钮,矿物标本回到展示台上,可以再次测量。

拖动试剂瓶的滴管放到操作展示面板中矿物的上方,将盐酸滴到矿物上,如果产生气泡则说明该矿物能与酸反应

点击学生练习,进入后呈现主界面,界面基本与教师讲授界面相同,区别在于:

没有标本库,标本是随机出现在展台上的,点击上一个、下一个箭头,选择测试矿物标本;

界面下方多两个按钮对比表记录表,学生在进行实验和测试时,将自己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,通过与对比表中的标准数据对比,推测该矿物是什么,在结论框中填写,点击判断进行判断,共提供三次填写机会,如果三次都错误的话将显示正确答案。

 

观察矿物标本的颜色、形状和光泽,对于光泽和形状可以拖动矿物标本到右侧工具面板处进行比对观察;在学生练习中不提供答案按钮,学生可以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,方便后面的比对操作。

拖动矿物标本在陶瓷条痕板上摩擦,观察条痕的颜色并记录。点击清除按钮,将清除条痕,可以再次操作。

点击硬度测试工具,该工具将在放大窗口中显示,拖动矿物标本在各测试工具上摩擦,如果留下划痕则表示矿物的硬度大于测试工具的硬度,经过多个工具测试后可确定该矿物硬度。测试后记录结果。

测量过程中,点击清除按钮划痕清空,点击关闭按钮,放大窗口关闭(注: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关闭放大窗口再选择其他工具,可以直接点击其他工具进行切换)。

将矿物放到电子天平上测量质量,记录数据,然后放入量筒中测量体积(量筒中有一个初始液面位置,将矿物标本放进去后将有一个结束液面位置,初始液面和结束液面值的差是该矿物的体积),质量和体积相除所得商即为密度。测量后记录结果。点击还原按钮,矿物标本回到展示台上,可以再次测量。

拖动试剂瓶的滴管放到操作展示面板中矿物的上方,将盐酸滴到矿物上,如果产生气泡则说明该矿物能与酸反应。测试后记录结果。